2024年初,涉及杨子、黄圣依夫妇的“1·16腊肉直播事件”一度引发公众关注,6名涉事公司工作人员被上海警方刑拘。
近日,《案件聚焦》栏目报道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目前,仍有2500余万元的商家服务费没有退款,这些钱款最终都被认定为三名被告人的犯罪金额。
今年9月29日,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一审宣判:三名被告人犯合同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至十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三名被告人已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上诉。
“明星直播”大火爆,当天却大翻车
2024年1月16日,杨子、黄圣依夫妇到网红达人@表哥(覃进展)的直播间带货,全国不少中小商户被吸引,纷纷掏出5万、10万甚至更多服务费。
没想到直播草草收场,产品无人问津,货品堆积如山,带货的公司却人去楼空,事件引起全网关注。
今年3月,组织这场“带货”的上海闵行好妈妈影视发展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一事已被立案,另有6个人被刑事拘留。其中三名主要负责人后来被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合同诈骗罪提起了公诉。
黄圣依、杨子、李彩桦、麦家琪等多位明星、网红牵涉其中,受骗商家高达200多户,被骗金额约3000多万元。
2024年1月,被相关“明星直播”的招商视频吸引而来的商家多达330余家。包括来自贵州的腊肉老板、浙江的日化品创业者、山东的养生酒经销商……他们被这些“零风险、高回报”的承诺吸引,纷纷报名。
张女士(化名)是其中一员。她经营一家小型日用品公司,为了年底冲销量,她特意赶到上海实地考察。更让她放心的是——对方出示了与杨子、黄圣依的“合作合同”,虽关键条款被遮挡,但盖着公章,看起来“有凭有据”。
“他们说,只要交10万,保证销售额做到100万,做不到可以退钱。我觉得风险不大,就签了。”张女士说。
2024年1月16日,直播开始。张女士和团队早早守在电脑前,准备迎接“爆单”时刻。可现实却像一盆浇下的冰水:匆忙的直播中,张女士产品展示仅仅两三分钟就草草结束,最终也只卖出十几单。“我们投了几十万备货,全积压在仓库里,过期了就是废品!”一位食品商家痛心疾首。
直播结束第二天,商户们赶到公司维权,却发现招商公司百般推脱,甚至开始撤场。愤怒的商家,最终选择向警方报案。
事件迅速发酵,相关消息冲上热搜。
艺人杨子也发布澄清视频称:网传收取众商家三千余万元“保量坑位费”的两家招商公司,“与我们没有任何关联,我们不认识也从未接触过这两家公司的任何人员,更不知晓其招商内容及各种侵权行为。”
如果招募商家的公司和艺人之间并没有关联,那么当时信誓旦旦向商家们做出承诺的涉案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
精心策划的合同诈骗
据了解,办案人员调查后发现,直播翻车并不是“运营失败”这么简单,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同诈骗。三名主犯——汤某、王某甲、王某乙,学历最高仅为大专,他们在招商时隐瞒了许多真相。
到案后,三人交代,他们之所以能和这么多明星资源搭上线,完全依靠的是第一被告人汤某。汤某表示,他在大专学习的并非相关专业,但出于对影视文学的爱好,毕业后,他一直在影视圈谋生。
混迹多年之后,汤某自称有了些所谓的“影视圈资源”。2023年,曾与汤某合作过的王某甲主动联系了他。鉴于直播带货当时势头强劲,两人决定一起大展拳脚。
王某甲负责搭建运营团队,汤某则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明星资源,又借用了他人的公司资质,在重重包装之下,终于签下了几场明星参与直播带货的合约。
而为了方便招商,汤某和王某甲还特地成立了几家空壳公司。很快,第一场明星带货直播就上线了。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办案人员发现,实际上明星带货合同中约定的直播时间为2小时左右,且介绍的产品数量一般不超过30个。
然而,这些关键信息在汤某等人的招商过程中被刻意隐瞒,取而代之的是鼓吹所有商品均能通过明星直播进行带货。
在被告人和商户签订的合同中几乎都注明了带货明星的姓名,但为什么许多产品仍然没有被明星展示介绍?被告人王某甲表示,这是商家们对合同理解有误。
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商家承诺,可以免费使用明星直播中的切片视频。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取得杨子、黄圣依等艺人的切片授权。
至于合同中承诺的1比10,甚至更高的保量销售比,检察官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闫慕华告诉记者,检察机关通过本区大型直播带货公司了解到,保量销售比能做到1:3已属较高。通常直播公司是根据销量提成,如果要有销售保量比,需要非常有认知度、非常有名的那些明星带货直播才会去承诺。但在本案中,被告人承诺了从1:5起到1:10的保量比,高的甚至到达1:14,即便明星本人也不敢承诺,三名被告人却如此轻松地向商家承诺如此高的保量比,显然不存在实现的可能,只是通过虚假承诺吸引大量商家交付服务费。
三人被提起公诉,法院判了
目前,仍有2500余万元的商家服务费没有退款,这些钱款最终都被认定为三名被告人的犯罪金额。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对本案审查后,依法对三名被告人以合同诈骗罪提起公诉。
今年9月29日,闵行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一审宣判:
三名被告人犯合同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至十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三名被告人已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上诉。
来源:案件聚焦、上观新闻、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陈建瑞 SN243